《投资者网》崔悦晨克日,国度金融监视治理总局河北羁系局宣布批复,批准刘破君唐山银行董事长的任职资历。这象征着,空白近半年后,唐山银行终于迎来了新一任董事长。2024年7月,彼时唐山银行董事长王卫国因任务调剂,辞去董事长职务,由时任行长、履行董事刘破君代为实行董事长职责。往年1月下旬,跟着羁系批复落地,刘破君正式履任唐山银行董事长一职。与此同时,1月22日,唐山银行宣布布告称,因任务调剂,刘破君辞去唐山银行行长职务,现在仍代为实行行长职责。刘破君的上任,为唐山银行带来了新的开展机会。刘破君正式履新唐山银行董事长公然材料表现,刘破君诞生于1973年,领有本迷信历跟正高等经济师职称,曾在农业银行唐山分行及其曹妃甸支行担负多个主要职务,积聚了丰盛的金融治理教训。2019年,刘破君参加唐山银行,担负行长一职,并在2024年7月代行董事长职责。现在,他正式成为唐山银行的董事长,负担起引领这家城商行持续前行的重担。唐山银行建立于1998年6月,是唐山市独一存在自力法人资历的国有都会贸易银行,国有股权占比达92%。停止2024年9月末,该行资产总额3363亿元。在中国银行业协会宣布的2024年度贸易银行持重开展才能“陀螺”评估中,唐山银行位列天下124家城商行第12名,全省垣商行第1名。此次录用不只是对刘破君从前多少年任务成就的承认,也是对其引导才能跟策略目光的信赖。面临以后庞杂多变的金融市场情况,怎样持续推进唐山银行的持重开展,实现营业转型与翻新,成为了摆在刘破君眼前的严重课题。另一方面,他须要处置好外部也治理、危险把持以及外部竞争等多重挑衅,以确保银行可能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坚持当先位置。投资收益拉动事迹疾速增加比年来,唐山银行的事迹表示亮眼。自2021年以来,该行营收跟净利增速均坚持两位数增加。不只如斯,2023年该行净利润初次超越河北银行,成为河北省内城商行中净利润最高的银行。进入2024年,唐山银行坚持着持重的增加态势。依据最新的财政讲演表现,停止2024年第三季度末,唐山银行实现业务收入48.93亿元,同比增加8.95%;净利润达30.73亿元,同比增加12.69%。这象征着,仅前三季度的净利润总额曾经超越了2023年整年总额。不出不测,2024年的整年净利润无望到达新的顶峰。但是,唐山银行过高的投资类资产范围始终饱受诟病。2013年至2017年,唐山银行投资类资产从73亿元升至1550亿元,在总资产中的占比从20%升至72%,而同期存款营业占比却从51%降至16%以下。只管羁系机构屡次夸大银行业应回归存贷营业的实质,唐山银行也开端调剂其资产构造,但其投资收益仍旧是利润的重要起源之一。停止2024年前三季度,该行投资收益到达8.16亿元,同比增加了38.56%;公道代价变化收益更是到达了3.68亿元,较上年同期多少乎翻了三倍,涨幅高达164.96%。这两项收入共计占当期净利润的38.53%,相较于2023岁尾增添了2.68个百分点。从资产设置来看,唐山银行的投资重要会合在债券跟基金上,此中债券投资盘踞了较年夜的比重,为唐山银行供给了稳固的本钱收入。尚有局部信任受益权以及资产治理打算,但占比范围较小。固然投资收益成为推进唐山银行事迹连续高速增加的要害要素,但在本钱净收入跟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这两个权衡银行临时安康开展的主要指标方面,唐山银行却表现出了必定水平的下滑趋向。这种情形激发了外界对其贸易形式可连续性的担心,即便短期内可能进步红利程度,但从久远角度看,可能会影响到银行的团体竞争力跟效劳品质。年夜客户会合度较高,拨备笼罩率涉及羁系红线光辉的事迹背地也存在着一些隐忧。起首就是年夜客户会合度较高的成绩。数据表现,2023年,该行前十年夜客户存款净额占资源净额的比例高达73.5%,远超50%的羁系红线。这种高度会合的信贷构造固然短期内有助于疾速扩展营业范围,但从久远来看却增添了潜伏的危险裸露水平,一旦某一重要客户呈现违约情形,将对银行的团体财政状态形成重大影响。与此同时,唐山银行的拨备笼罩率也到达了一个相称高的程度。停止2023岁尾,该行不良存款率为0.92%,在不良存款率较低的情形下,拨备笼罩却率高达578.87%,远超羁系部分划定的150%的基础尺度。过高的拨备笼罩率一方面反应了银行对危险治理的高度警戒性,另一方面也可能表示着存在暗藏利润的行动,即经由过程适度计提筹备金来腻滑利润稳定或满意其余特定目标。对此,财务部宣布的《金融企业财政规矩(收罗看法稿)》明白指出,对超越羁系请求2倍以上的拨备笼罩率,应视为有暗藏利润偏向,并需将逾额局部复原成未调配利润停止调配。总的来说,在2024年获得不俗事迹的同时,唐山银行也面对着年夜客户会合度较高跟拨备笼罩率涉及羁系红线等挑衅。作为新任董事长,刘破君须要在坚持营业增加的同时,无效应答这些挑衅,推进银行实现可连续开展。将来,唐山银行是否在刘破君的率领下,进一步优化营业构造,晋升危险治理才能,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或将成为市场存眷的核心。(头脑财经出品)■